口腔修复中的钛合金应用
【摘要】 目的探讨钛合金烤瓷修复体在临床中的应用。方法 240例患者制作156个单位钛合金和218个单位镍铬合金烤瓷冠、桥修复体,观察固位、修复体颜色、颈缘密合度,18个月后再观察修复体颜色、牙龈指数、颈缘染色情况。结果在颈缘密合性、牙龈炎、修复体、颈缘变色等方面比较,钛合金金属烤瓷冠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。结论钛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。
【关键词】 口腔修复材料; 钛合金; 机械性能; 合金元素
钛合金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应用于口腔修复之中,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,同时钛及其合金具有接近骨组织的硬度、韧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,使口腔在修复后能正常行使功能,可承受体内不同方向的复杂应力作用。本研究比较钛合金与镍铬合金的应用情况。
1 资料和方法
1.1 一般资料 240例患者,其中男109例,女131例;年龄19~49岁,平均年龄32.5岁;前牙与后牙分别为281颗、93颗,修复共346个单位,其中钛合金组192个单位,镍铬合金254个单位。
1.2 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方法备牙、取模、试戴、粘固。边缘位置设计为龈上和龈下小于1 mm或平齐龈缘。修复体的颜色以Vita比色板4个色调作为与天然牙比色时的标准。修复完成时及18个月后随访。
1.3 临床评价标准 颜色变化分为A、B级,A:修复体颜色无变化且与邻牙良好匹配;B:修复体颜色良好,但是与邻牙不匹配。颈缘密合性分为A、B级,A:修复体边缘与基牙接触良好,探针检查良好;B:修复体边缘和基牙接触不好,探针检查不良。牙龈炎A级:牙龈无出血或轻度出血。B级:牙龈自发性出血,红肿。修复体A级:修复体完整;B级:修复体不完整。颈缘:无色:无金属颜色透出。变色:有金属颜色透出。
1.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比较用χ2检验,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2 结果
在颈缘密合性、牙龈炎、修复体、颈缘变色等方面比较,钛合金金属烤瓷冠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。
3 讨论
3.1 口腔支架的基本要求 口腔铸造支架的材料要求为高强度与高弹性模具,具有良好延伸性加工性能,便于义齿的成型和加工。支架坚硬,不易变形,尽可能减小修复体的体积,防止基托发生断裂。同时由于修复体支架长期应用于口腔中,因此,材料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。
3.2 口腔修复材料的分类 (1)口腔修复按材料的性质分:①汞剂类:金属盐粘固粉类:如磷酸锌粘固粉。②树脂类:有合成树脂、复合树脂和天然树脂的牙胶。③由汞与合金粉组成等。(2)按材料在窝洞内能保留的时间为:①长期使用的材料,即永久充填材料,在洞内代替缺损牙质长期保留的,如复合树脂、银汞合金等。②短期使用材料,如用于治疗过程中的磷酸锌粘固粉,可用于半年以内;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,可用于2周以内。
3.3 钛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现状 钛有丰富的资源,全世界约有15.2亿吨,钛的储量在所有元素中排在第九位,在金属元素中排在第4位。钛目前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,在我国口腔修复中也拥有悠久的历史,现在钛材、包理料、铸件表面装饰、铸钛工艺、钛与复合树脂的粘结等方面都形成了体系。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的为钛合金。Ti-6AI-4V力学性能及强度均适合口腔修复应用,但因其释放微量钒和铝离子,长期应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影响。钒与老年痴呆、骨软化症和周围神经病变有关,铝具有致癌的细胞毒性。新钛合金材料Ti-6AI-7Nb与Ti-6AI-4V相比较,延伸率增加了40%,拉伸强度略低,与纯钛材料相比较,铸造气孔也明显减少,增加了耐腐蚀性和耐磨性,焊接后Ti-6A1-7Nb合金与纯钛相比较,其扭转强度和抗拉强度也均优。通过研究马蹄形杆和铸造支架的形变性能,Ti-6AI-7Nb最适合于设计义齿支架的腭带。但Ti-6AI-7Nb中仍含有毒性元素铝,长期应用对健康有潜在的威胁。
3.4 镍铬合金的应用 镍铬合金中的铍元素对人体有毒性作用,易引起牙龈局部组织过敏反应,常见修复体引起的牙龈肿胀及发炎现象,甚至在距离修复体有一定距离的部位出现湿疹、瘙痒。在镍铬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钛(4%~6%),替代其中的铍,能降低热膨胀系数,另外在合金表面形成高黏接性氧化钛(Ti 02),可以改善其生物学性能。本组研究表明,在颈缘密合性、牙龈炎、修复体、颈缘变色等方面比较,钛合金金属烤瓷冠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